2025年6月5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期刊编辑部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共促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再上新台阶”主题共建活动。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期刊编辑部主任、支部书记谢宝军,副主任任永雷、徐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莉、张铮,党委副书记蒋俏蕾等出席。活动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3多功能厅举行,由学院党委书记史安斌主持。

与会人员合影
在座谈环节,史安斌代表学院致辞,介绍了学院和学科发展情况,并围绕如何在日常教学科研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阐述。他表示,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倡导务实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推进清廉建设。

史安斌致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期刊编辑部主任谢宝军介绍了期刊编辑部的基本工作情况,强调期刊人既要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也要肩负起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的学术责任。他提出,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意识形态底线,在编辑工作中坚持正确导向,确保稿件中政治表述的准确性;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判断力;同时要常怀感恩之心,主动服务作者,构建良性的学术沟通生态。

谢宝军致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期刊编辑部主任谢宝军致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荣休教授、《电视研究》期刊早期作者刘建明分享了自己自1987年起与《电视研究》的学术缘分,寄语青年学者要坚持学术理想、牢记初心使命。

刘建明发言
张莉教授回顾了与期刊编辑部多年来的合作历程,表示双方将在推动学术研究、传播优质内容、坚守学术规范等方面保持共识与密切配合。

张莉发言
随后,双方代表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推动行业发展”作重点发言。期刊编辑部王春浩、李静等资深编辑就期刊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交流。他们表示,在稿件遴选、栏目设置、审稿规范、出版流程等各环节中,都应融入八项规定的基本要求,摒弃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推动期刊向着更具专业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方向发展。


司若、陆洪磊交流发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司若教授从教学与科研一线出发,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是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更为学术研究和办刊工作提供了价值引领。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陆洪磊呼吁青年学者珍惜学术平台,将“做真学问”作为追求,并以扎实的研究服务国家传播能力建设。

蒋俏蕾作报告
在业务交流环节,蒋俏蕾做“智能时代的意义交锋:协同创意中的人机关系”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传播实践中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人机协同写作、AI编辑等新趋势带来的伦理与创意议题。她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可能成为具备“身体感”的智能伙伴,影响人类的创造力和自我认知。
期刊编辑部《电视研究》负责人朱旭红、《中国视听》负责人林秀以及《国际传播》责编林凌,分别介绍了各刊在智能传播、跨文化传播和视听文化研究领域的重点选题和未来规划。

重温入党誓词
座谈会后,双方成员合影留念,并共同参访学院认知传播实验室与扩展现实(XR)演播室。在XR演播室内,党员们共同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强化初心使命,增强党性修养。
此次联学共建活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了高校与主流媒体在学术研究、业务实践、平台共建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协同,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学术支撑、行业支点“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格局。

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
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期刊编辑部一行还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史馆,深入了解清华百余年办学历程与文化传统。